其他
平武故事:与熊猫为邻
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Author 冯杰
自2007年我来到平武开展大熊猫保护和社区可持续发展工作至今已经过去16年了。对我来说,平武是一个特别的地方,它不仅仅是我从事自然保护工作的首个项目地,更是我的第二故乡。这里有数不清的喜怒哀乐,也记录了自己青春的年华和成长。
2009年,关坝村的社区调查
关坝,玩石头的大熊猫,图源:关坝保护中心
谈到平武和大熊猫,许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北京大学的吕植教授。1996年,她作为WWF熊猫项目的负责人第一次走进平武,帮助提升当地的保护能力,寻找发展的替代来源,努力探寻一条“综合保护与发展”的路径。
在平武进行研究和实践的吕植老师
一时间平武成为大家尝试创新保护机制和措施的试验地,促成了一系列的保护成果,其中,以社区为主体的保护模式尤为引人瞩目。这些政府加民间引发的变化吸引了一批研究者以平武为基地,观察和见证保护有效性的实践、保护与发展的关系,并从中总结提练改变发生的机制和可能性,其中包括来自北京大学吕植老师的两位博士生,陈艾和张晓川,以及山水的大熊猫与森林保护团队。
记得第一次见到陈艾是在平武县王朗保护区管理局,她身材高挑,干练洒脱,毕业后去了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,长期从事气候变化下的生物多样性保护。她的博士论文研究了1988~2008年平武大熊猫栖息地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,特别是1998年停伐之后栖息地变化的原因及其发生的转化,让我们了解到栖息地保护的复杂性以及持续保护的需求。非常可惜,陈艾英年早逝,离开我们将近四年了,同事们非常敬佩她扎根平武以及对自然保护事业的贡献。
中间的女生即为陈艾
“熊猫-蜂蜜”保护策略的逻辑关系示意图
有了熊猫蜂蜜作为替代生计
当地威胁大熊猫栖息地的放牧行为减少了
关坝的愿景图,绘图:冯艳秋
图书封面
平武的风景与你分享
作者介绍
冯杰
山水自然保护中心项目主任,熊猫和森林保护团队负责人,ICCA中国专家组成员。主要负责山水四川、甘肃、陕西熊猫栖息地保护工作,支持在地守护者开展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。END
王晓晖在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:以更高水平写好生态文明建设这篇大文章,不断夯实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的绿色本底
主题教育·每日一学 | 正确处理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 ——新征程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的重大关系①